卡特挖掘機泵控制系統主泵調節器的結構組成及工作原理
卡特挖掘機泵控制系統:
1、主泵調節器
左側油泵調節器和右側油泵調節器的結構及操作相同。下面以左側油泵調節器為例進行說明。
用下列方式控制主泵調節器。
(1)動力換擋系統。電子控制系統控制泵調節器。發動機泵控制器不斷監視發動機轉速和發動機的負荷,然后把電信號發送至比例減壓閥以調節動力換擋壓力。比例減壓閥可改變傳到泵調節器的液壓信號壓力(動力換擋壓力)來輔助控制泵的輸出量。
(2)交叉傳感控制。泵調節器由交叉傳感來控制。為了保持發動機輸送給泵的功率恒定,泵調節器通過交叉傳感控制接收左氮油泵和右側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此即稱為恒功率控制。
(3)反向流操縱。當操縱桿或行駛操縱桿F踏板位于NEUTRAL(“空擋”)位置時,或當操縱桿或行駛操縱桿f踏板未完全離開NEUTRAL(“空擋”)位置時,泵調節器接收來自主控閥的能源工業向流操縱壓力,此時,主泵由反向流操縱壓力控制。
每個泵的輸出特性取決于泵輸出回路壓力、動力換擋壓力和反向流操縱壓力。
從壓力/流量點(A)開始的p-Q特性曲線(B)代表每個泵的輸出流速。如圖6-19所示,p-Q特性曲線上各點代表輸出功率恒定時泵的流速和壓力。
泵分離室如圖6-20所示。主泵上的壓力孔如圖6-21所示。
2、備用位置
左側油泵調節器如圖6-22所示。
左側油泵輸送壓力(P2)流經信道1和信道2進入包含滑閥的左側腔室?;y計量由經信道4進入信道19、24和柱塞室13的油的流量,以控制活塞的運動。
交叉傳感控制經過信道16傳送左側油泵和右側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在總功率控制下,經過信道1輸送的左側油泵和左側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PM)作用于先導活塞的臺肩上。
動力換擋壓力(PS)經過信道15作用于先導活塞的右端。右側油泵和左側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PM)與動力換擋壓力共同作用,控制先導活塞和滑閥的運動。
進行反向流操縱時,反向流操縱壓力(PN)從管路進入柱塞室,對控制活塞的右端施加壓力??刂苹钊饔糜诨y,控制泵的輸出流量。
活塞的位置和運動決定斜盤和套筒的位置與運動??刂破髀搫訔U件的一端通過銷與活塞連接,另一端通過銷與左側泵體連接?;钊苿訒r,控制器聯動桿件繞銷的軸線轉動??刂破髀搫訔U件的運動令滑板移動套筒。套筒運動加上滑閥的運動可以使信道4與3打開或關閉。隨著活塞向右移動,斜盤向最小角度的位置運動。
如圖6-23所示,說明處于備用位置的左側油泵調節器。所有操縱桿和行駛操縱桿/踏板皆位于“空擋”位置主泵調節器由柱塞室中的反向流操縱壓力(PN)控制。
發動機泵控制器根據發動機轉速控制動力換擋壓力(PS)。當主泵調節器處于備用位置時,降低后的動力換擋壓力流經信道15后,作用于先導活塞的端部。
交叉傳感控別經信道16輸送左貝油泵和右風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PM),作用于先導活塞中部的臺肩。由于主泵調節器處于備用位置,信道16內的壓力(PR)為低壓備用壓力。
當所有操縱桿和行駛操縱桿f踏板位于“空擋”位置時,所有機具、回轉節和行駛的控制閥都處于空擋位置。通過主控視內中位旁通油道的波壓油流動速率達到最大。流經中位旁通油道的油流量在反向流操縱量孔處受到限制。來自主控閥的高反向流操縱壓力(PN)經管路和孔流向左則油泵調節器的柱塞室。當反向流操縱壓力(PN)達到最大時,該泵的輸出流量維持最小值(備用)。
反向流操縱壓力( PN)從孔進左側油泵調節器后流向柱塞室。當反向流操縱壓力(PN)增加時,逆著彈簧的作用力向左推動控制活塞。當反向流操縱壓力進一步增加時,控制活塞向左推動先導活塞和滑閥。當反向流操縱壓力(py)與彈簧5、6和11的作用力相等時,控制活塞、先導活塞和滑閥的運動停止。左側油泵的輸送壓力(P2)被堵在信道4內。
柱塞室內的反向流操縱壓力經信道23、信道3、滑閥7和信道8流向泵的箱體排油裝置。
柱塞室內左側的油泵的輸送壓力推動活塞向右運動,直到活塞碰到限位器??刂破髀搫訔U件使斜盤向最小角度位置旋轉,其結果使泵的輸出流量減少。
3、“上行程”位置
下列3種情況可導致主泵輸出流量增加。
①系統壓力降低或交叉傳感壓力( PM)降低。
②動力換擋壓力降低。
③反向流操縱壓力降低。
圖6-24所示為由于反向流操縱壓力降低而處于“上行程”位置的主泵調節器。
當操縱桿或行駛操縱桿f瞥板緩慢地移開空擋位置時,通過主控閥內中位旁通油道的液壓油流速會根據主控閥內各滑閥移動的距離成比例減少。反向流操縱壓力也與滑閥移動量成比例地減少。因此,流向柱塞室的反向流操隊壓力(PN)會隨操縱桿或行駛操縱桿/踏板的移動量成比例減少??刂苹钊嬷鴱椈?、6和11的作用力向右移動,斜盤的角度逐漸增大,泵的輸出流量逐漸增加。由于泵的輸出流量與操縱桿或行駛操縱桿/踏板的移動量成比例,因此可以微量操作機具。微量操作機具時,泵的輸出流速由反向流操縱壓力( PN)控制。
來自信道16的右側油泵和左側油泵的平均輸送壓力(PM)作用于先導活塞的臺肩上。來自信道15的動力換擋壓力(PS)作用于先導活塞的右端。壓力p,與壓力g,的合力試圖逆著彈簧5和彈簧6的作用力方向追使先導活塞和滑閥向左移動。由于壓力p,與壓力p的合力小于彈簧5和彈簧f的作用力時,彈簧5和彈簧f把導管向右推。套筒內的滑閥關閉信道2,阻當左側油泵輸送壓力(P2)流向箱體排油裝置。此時,左則油泵輸送壓力(P2)經信道1、3、18和22流向柱塞室,然后作用于活塞兩端。由于活塞被推向最左(側,結果,控制器聯動桿件把斜盤定位在最大角度位置。在上行程位置,泵的輸出流量最大。
4、DESTROKE(“減行程”)位置
下列3種情況可導致主泵輸出流量減少。
①系統壓力升高或交叉傳感壓力( PM)升高。
②動力換擋壓力上升。
③反向流操縱壓力上升。
圖6-25所示為由于系統壓力升高而處于“減行程”位置的主泵調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