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公司做到到全球化集團 ,韓國斗山如何做到屹立不倒
離開斗山近十年了,最近因為網傳斗山工程機械要出售的消息比較多,一直懷著一點疑問,直到前兩天跟斗山老同事見面細聊才明白了個中原委。韓國國有電力公司近幾年效益不好,作為發電設備老大,斗山重工事業部受影響比較大。原來的一些政府工程項目無法實施,導致斗山重工銀行貸款無法及時償還,政府給了一些資金資助,但企業也應當想辦法自籌資金,于是開始一輪真真假假的操作。
作為麥肯錫在亞洲的兩個成功戰略咨詢案例之一(另一個是塔塔集團),斗山集團起源于1896年樸承稷的小雜貨店,1995年10月,斗山集團被韓國吉尼斯協會認證為韓國最古老的企業。
在一百多年的歷史長河里,斗山順應時代發展,以變求生存,雖然經歷了幾次大的經濟危機,但一直屹立不倒,源于家族的企業家精神傳承以及2G戰略(The Growth of Business and the Growth of People). 企業在發展中不斷地引進全球化的各種人才和思想,并能做到融會貫通,知行合一。
樸承稷雖然出身于農民家庭,但是接受過漢文教育,這在當時的韓國非常罕見,因為只有貴族才有機會認識漢字,進而接觸儒家文化教育。受到儒家倫理的影響,斗山樸氏家族非常重視家族的教育與傳承,無論后來接受日本的,還是美國的思想都順理成章。 樸氏家族不僅僅是拿來主義,更是知行合一。比如在1996年前后,經過認真討論,斗山1.7倍的負債率必然導致危機(當時的大宇、現代、三星負債率都高達3~4倍),于是斗山開始斷臂求生,不但成功渡過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由于手握大量現金,開始輕松轉型,在麥肯錫高管柳贊博士(MIT核工業博士、McQs創始人)團隊的幫助下,從傳統的消費品B2C業務,用了十年時間成功轉型為世界重工集團之一。
斗山2007年并購山貓,可以說是時機不是很好,因為買的是高點,2008年金融危機讓斗山再次感到一些壓力,不得不出售叉車、機床等業務來還債。2009年斗山在中國的利潤恰好可以彌補山貓在全球的虧損。2016年斗山將山貓在韓國成功上市,2019年山貓的利潤占到工程機械業務的百分之六十。不得不說,當初斗山為了收購山貓付出了十年的等待是值得的。所以,即使江湖有些傳言也都是捕風捉影,或者就是斗山高層故意放的煙霧彈。
斗山在過去的一百年把M&A學的如火純青。尤其是在1995年開始謀求轉型時,發現非主營業務賣不出價錢,只好把核心義務啤酒、清酒,甚至是斗山大廈賣掉,而且價格也不是很好。在之后,斗山除了高爾夫球場之類的非核心業務一次性賣掉外,其他工業類事業部基本上都是先拿出一部分股份賣給基金,然后共同經營,直到合適的機會再完全售出。未雨綢繆是斗山成功的重要原因。
斗山的4P(Professional, Pride, Passionate, Positive)思想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講個親身經歷的案例。剛到斗山工作時,接受了面試官培訓,并被要求無論候選人表現如何,都必須用時一小時左右,將整個面試流程走完。一開始,很不適應(不耐煩),尤其結構化面試的最后一個問題是關于價值觀的,如果按照面試標準,中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都不合格,于是我們只好妥協。后來到奇瑞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應聘海外事業部的小伙子,都可以用英文交流音樂與美術,但總覺得那里有點不踏實,于是搬出斗山面試準則,果斷淘汰。過了半年左右,另一個事業部負責人打電話問我當初為何淘汰他,因為他把該事業部搞得雞飛狗跳。這才發現斗山結構化面試手冊是百年積累的經驗,于是更加理解企業文化需要傳承。
在斗山僅工作過三年時間,所以很多都是一些粗淺的認識。后來結識了韓國首爾國立大學文輝昌教授,讀了他關于韓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論述,才發現勤奮是東亞人民的共同美德,這是其他民族相對缺乏的。
東亞各部分雖然存在物質和文化的差異性,但顯然是一個整體,共性多于個性,是當今世界最大的文化共同體和經濟共同體。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